互联网 新消费 前沿科技 汽车出行 视频
“七新”铸就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
新交易、新机制、新视野、新速度、新力量、新成果、新模式
锌财经

新交易、新机制、新视野、新速度、新力量、新成果、新模式……日前,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在北京中关村正式落下帷幕。活动现场,中外嘉宾齐聚,展开对话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思路。

新交易,“全球买、全球卖”永不落幕

大会开幕式现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本、市场三类要素,开展了技术交易、投融资、战略合作三类11个项目的签约,为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领衔签出“首日首单”,“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就此“鸣锣开市”。

在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面向全球发布一批最新、最亮、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高精尖技术产品,并重点推介了“夸娥”摩尔线程智算中心全栈解决方案、智能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等15个重点项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术交易大会为了进一步丰富办会形式、创新对接方式,突出办会实效性,还重磅推出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开放日活动,设计特色产业考察精品路线,开展跨界分享汇,设置技术交易会客厅,建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永不落幕”的技术交易服务生态。

4月26日晚,首场“技术交易全球生态伙伴跨界分享汇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通过“科技展示+微演讲+交流+冷餐+表演”等形式,短短两天就吸引了近600余位国内外嘉宾相聚一堂,进一步链接“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生态资源,推动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促成优质项目落地,赋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期间,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开区、房山区、昌平区、延庆区、怀柔区的区领导逐一现身技术交易会客厅,接待来访企业,回应企业所关心的各类问题。据锌财经了解,本次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首次设立“技术交易会客厅”的初衷,是希望搭建政府与企业直接交流对话的平台,使得政府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服务。

新机制,“50人论坛”促行业发展

4月25日,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上,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简称“50人论坛”)正式发起成立。王田苗、金勤献等二十余位首批专家参加启动仪式,并在现场发起倡议,表示将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己任,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技术创新,构建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构建开放融通的创新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

协作机制成员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领域,覆盖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央国企、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科技园区、服务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将共同致力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献智献策、力促行业发展。

4月26日,“50人论坛”举办首场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关村发展集团、中科创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数十位专家,针对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配置产业创新要素,推动产业技术重大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晖表示,将在科技部的指导下为“50人论坛”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助力论坛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转化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智库平台作用。

据锌财经了解,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是国内首个专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级协作机制。该机制聚集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对行业发展有重要贡献且被业内广泛认同的代表性人物,以开放协作、凝聚智慧、构建智库为宗旨,充分发挥战略咨询、行业引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生态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新视野,跨国交易成新常态

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现场,《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重磅发布,重点聚焦“国际技术交易合作”,面向全球遴选可转化、可转移、可交易、可落地的高质量创新技术项目。先进制程智能生物信号处理芯片IC设计研发平台(韩国),果蝇模型癌症药物个体化医疗与创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英国)等9个重点项目获得《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重点发布推介。

今年大会,首次举办了“科技外交官交流合作会”,围绕重点国家,务实举办技术交易专场对接会,深入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跨国项目交易。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中关村科服公司董事长张金辉在参加“中意先进制造产业合作对接专场”活动时表示,中意两国在经济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聚焦高精尖垂直细分领域,加强与意大利在技术研发、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中意先进制造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据锌财经了解,重点国别技术交易对接会采用“1国别+1产业领域+1特色园区”模式,聚焦重点国别,共邀请海外嘉宾45位,得到包括英国P4精准医疗加速器、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Artes4.0、德国弗劳恩霍夫创新研究联合会、在华韩国创新中心、韩国研究财团、日本科技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等30余个海外创新组织机构支持,五个场次共发布国际创新技术项目165项,并邀请入选《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项目现场进行路演30项。

新速度,京津冀协同跑出“加速度”

4月27日上午,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对接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政府领导、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创新组织、科技服务机构及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主体等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聚焦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进行对接交流,探索京津冀技术交易协同发展有效途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协同联动共促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以“案例分享”和“成果路演”的方式,宣传推介了一批京津冀技术交易典型案例,现场发布一批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果和技术交易需求,多位来自京津冀技术交易领域服务机构代表分享了深刻洞见和思考,共话京津冀技术交易协同发展的未来。

“成果路演”作为大会的压轴环节,邀请了9个京津冀三地优秀的科技创新主体围绕“技术创新”展示技术成果和应用,涉及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领域,多维度展示前沿科技和创新应用,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判京津冀技术交易发展趋势,培育京津冀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据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邓丽介绍,2023年京津冀三地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万亿元,北京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了技术项目和成交数的“双突破”。此外,2023年北京输出京津冀三地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量达到3081.9亿元,是2013年的4.7倍,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京津冀技术交易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新力量,“三位一体”促生产力

4月27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简称“高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隆重举办。

首届高促会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催生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高校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与挑战”为主线,汇聚百余所高校、百余家企业和百余个创新生态伙伴,汇聚各高校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的科技成果,共同实践“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政府统筹、加速转化”的新模式,着力塑造高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高促会期间,科技成果转化有优势有特色有成效的高校代表,携高水平硬科技成果参会,通过主题展览、现场路演等方式进行集中亮相和重点推介,在创新要素大规模高密度高强度聚集的情况下,推动技术、资本、市场“直面对话”;北京多个区发布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全国高校,开创学生科创版块,集中展现高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动实践。

此外,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发布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优秀案例》《百所高校科研成果荟萃》等成果集;共同为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揭牌,该学院旨在汇聚全球智库力量,培养高端领军人才,推动全链融合形成创新生态,深度融入和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新成果,聚焦重点领域促突破

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接会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重点领域,旨在通过成果发布、圆桌对话等形式,促进各类主体对接合作,推动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智能模式化学品高效研发系统、AI-CFD一体化通用仿真软件、基于低资源非协作的重大装备工况自主感知优化技术、托莱西单抗注射液、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基于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的药物体外评价解决方案、无感心血管疾病监测设备、真空腔体固态成型、印刷喷墨打印机、超高通量全自动病理切片扫描仪+远程病理云诊断平台解决方案、自主无人艇机集群跨域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1个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前沿成果重磅发布。

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产创融合,加速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推进成果转化,点燃智造引擎”等主题展开了深层次研讨,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国内外现状及演化趋势、可能催生的新产业及新模式、探索生物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如何为智能制造提供坚实支撑、现阶段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如何突破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等展开了交流。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表示,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北京市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化平台,着眼从“书架到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尤其着重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痛点难点处发力,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栈式科技服务。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搭建项目与资本、技术与市场的桥梁,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新模式,技术交易再创新佳绩

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以“1+10+X”模式全新亮相,包括1场开幕式、10大品牌活动、X场主题活动,共举办30场活动。大会现场,中外嘉宾齐聚,开展对话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积极打造更具全球性、国家级、前沿性、实效性的国际化创新舞台。

“今年的技术交易大会从会议规模、层级、国际化、参会人数、实效性、项目数量等方面,较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呈现出更国际化、更聚焦前沿硬科技、更关注创新项目转化落地服务等几个特点。”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主任郅斌伟表示,今年技术交易大会还有“四个首次”:首次在技术交易大会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首次发起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首次举办“科技外交官地方行”创新合作对话会、首次在技术交易大会举办国家级科技成果对接会。

据锌财经了解,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0年首次设立,今年已举办了四届。大会旨在打造代表国家、面向全球,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推介、供需对接、交流洽谈和宣传展示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

自设立四年以来,大会已展示推介2.3万个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了“磁场”作用,释放了“辐射”效应,正推动北京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高地。

锌财经
读懂新经济
本站由 阿里云 提供计算与安全服务 © 2020~2020 杭州弘行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 浙ICP备20015883号